國小學習評量題庫中心、國小考卷列印、國小題庫app在PTT/mobile01評價與討論,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
國小學習評量題庫中心在[評價] 103-2 田芳華 學習評量- 看板NTUcourse
      ※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?(須保留原作者 ID)
         (是/否/其他條件):是
      哪一學年度修課:103-2
      ψ 授課教師 (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,以方便收錄)
         田芳華
     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(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/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)
         師資培育中心(教育方法學六選三必修)
         (原課名:教育測驗與評量)
      δ 課程大概內容
         課程介紹與導論
         測驗評量的意義與趨勢
         評量與教學目標的聯結
         測驗編製與題型、試題實例與評析(作業一)[期中考週前後]
         他山之石:其他國家試題
                   (中國、日本、歐美、PISA等)
         實作評量、學習單、卷宗評量、情意評量(作業二、作業三)
         信度與效度、常模、百分等級、標準分數;評分規準
         小組報告與總結(作業四)
         (本學期課程實地學習時數:2小時,政大附中數學科賴政泓老師)
      Ω 私心推薦指數(以五分計) ★★★★3.5
         課程內容相當實用,補充資料價值高;不過上課有點冗,作業亦有份量。
      η 上課用書(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)
         無(投影片與補充資料上傳至CEIBA)
      μ 上課方式(投影片、團體討論、老師教學風格)
           課堂中主要由老師搭配投影片講授。投影片內容即為補充資料的精華摘要。
         講解中會穿插一些討論問題或是活動,例如對於某些教育/評量現象的反思、
         介紹各試題類型時會由各組(科)實際使用小黑板設計試題、討論各國試題的
         優缺點……等等。
             老師講課的聲音偏小,內容有時稍嫌冗長。偏偏教室的麥克風音量也不夠
         大,使得老師講課和學生聽課都有點困難。「他山之石」單元討論各國試題時,
         速度有點慢,進度會嚴重落後,因此後面的幾個主題多是用趕課的方式帶過的。
         該單元也使用Zuvio 平台進行線上討論與投票;但是由於技術問題,私以為還
         是直接討論比較有效率。
             上課時可以攜帶筆電,不過必須自律,以瀏覽課程相關資料,如上課PPT、
         國外試題PDF 檔等為主。老師希望修課的同學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,訓練應答
         與膽量。多發言可以增加平常成績和老師的印象分數,除了回答問題以外,有
         時候還有一些加碼演出的機會,可以把握(e.g.唱李叔同的〈送別〉)。
             學期間有一次觀課實地學習,須自行在目的地政大附中集合點名。觀摩的
         對象是賴政泓老師(數學科),連觀課生都有相當強烈的參與感,教學方法也
         有別於傳統的數學課,令人耳目一新。
      σ 評分方式(給分甜嗎?是紮實分?)
         一、平時表現 25%
         二、作業     75%   (一) 試題評析         20% (小組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 成績單的綜合評語 15% (小組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三) 批改週記或聯絡簿 15% (個人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四) 測驗編製         25% (小組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觀課心得         ??%
      ρ 考題型式、作業方式
         作業一:試題評析(A/B/C三選一)
           各小組分析指定試題,繳交書面報告(含電子與書面)並進行口頭報告
     (報告時間為 [組員人數 * 5] 分鐘)。
           選擇A/B - 比較試題:
                      A 臺灣國中教育會考 vs. 中國中考 (北京或上海優先)
                      B 臺灣學測or指考   vs. 中國高考 (北京或上海優先)
                    - 就主修科目或領域比較該科最新年度試題,報告內容如下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兩份試題題型與內容特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分析優缺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各選擇兩個最理想與最不理想的題目,提出改進建議,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出修改後之完整題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- 注意事項:(1) 中國試題優先自北京/上海卷擇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分析最新年度試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 嘗試將試題與課綱能力指標連結
             選擇C   - [職校類科] 分析統測或學校期末考等較大型考試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 各找出三個最理想與最不理想試題,並說明理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 試圖修正改進
         作業二:成績單的綜合評語
             各小組訪問2位現職的國高中/職導師,內容包含:
             (1) 如何觀察學生日常生活言行,進而撰寫學期成績單的綜合評語
             (2) 至少5個學生個案的評語範例(注意隱私)
             (3) 導師撰寫學生評語時應注意的事項與相關經驗分享
             (4) 兩位導師在上述三項中的異同
         作業三:批改週記或聯絡簿(個人)
             蒐集實際的國高中/職聯絡簿或週記一份(至少一篇,不可拿自己的),
         取得當事師生同意並匿名處理,分析:
             (1) 學生對象與事件性質
             (2) 教師批閱內容的優缺點
             (3) 若自己是導師,會如何批閱?寫出具體批閱內容與理由
         作業四:測驗編製(A/B二選一)
             A  擬定一份心目中理想的入學考試試題,自選高中/職入學或大學入學。
             B  [非基測/學測/指考涵蓋的科目,如職業類科或藝能科]
                 編製一份心目中理想的大型考試試題,如統測、期末考、證照考試等。
                 試題類型與測驗型態不拘。以自己的專業類科為主。內容包含:
                 (1) 實際編製的試題
                 (2) 分析:測驗對象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題與課程目標、課程綱要或欲測能力指標的關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知領域目標層次、試題特色、其他
                 須繳交書面報告與電子檔,並進行口頭報告。
                 (每組報告時間為 [組員人數 * 5] 分鐘)
             (OS:若有餘裕,可以試著調校製卷排版上的細節。乾淨、整齊、精準的
                   排版,可以使試題看起來更專業,提升形象。)
      ω 其它(是否注重出席率?如果為外系選修,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?老師個性?
              加簽習慣?嚴禁遲到等…)
         出席:實地學習時有點名,其他時候忘了是否點名。
               不過口頭報告或交作業時記得出席啊。
         基礎:本課程為教育方法學課程群組,沒有擋修規定。
               不過老師會建議學生稍微具備教育、教學、課程等方面的常識。
               (建議先修一些教程課程,如教概等;但不強制也影響不大)
         加簽:教育學程課程,第3類加選。非師資生最多限7人。
      Ψ 總結
         課堂中介紹理論與分析型態,小冗;課後作業則是理念與實作並重,略操。
         但是可以從學習過程中得到一些難忘的經驗。
--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/26 15:55
推 Weiyu0320: 推芳華~~老師人很好,擬題有疑問老師都會告訴你怎麼修 08/26 15:30
→ Weiyu0320: 正會更好;然後最後生出一份題本時真的會有一種爽感(?) 08/26 15:30
推 jellyfishing: 借轉教程版 08/26 15:55
推 craig100: 作業有份量@@???? 08/29 11:57
→ rogerliu84: 個人認為試題分析和測驗編製都很重啊(英文科);要 08/29 19:21
→ rogerliu84: 不然就是我們這組做得太認真了 08/29 19:22
推 rymio: 感謝分享QAQ剛好即將要修這門課~~ 09/03 14:44
